从同一扇窗户看出去,眼睛向上是天空,眼睛向下是大地。世界呈现什么模样,往往取决于你的视角。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王泽山院士当年求学时选择了火炸药专业,身边人都说这个专业太冷僻,但他坚信专业无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芒四射”。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我国火炸药领域果然因他而“光芒四射”。果树栽培专家糜林一心富民,哪里穷就往哪里跑,农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30多年来,他帮助大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自己却不幸倒下。选择无所不在,但一个人如何选择与担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看世界看人生的角度。
有人说,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园。这样的灿烂,源自生活的态度。“人民楷模”王继才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开山岛上升五星红旗,早晚例行巡岛。为了减少岸上补给,王继才夫妇还在岛上开辟出“格子田”。面对困境,正因将目光聚焦于“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王继才把“靠自己”“不抱怨”作为人生信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开山岛已成精神花园,年轻人接过了守岛接力棒,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人才是“用”出来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伴随着本领和才干的增长。今天,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90后”“95后”甚至“00后”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应当把目光投向年轻人,为他们创造广阔的发展舞台、良好的成长环境,用其所长、补其所短,多压担子。平台好,人才聚。少些学历、资历等“先验视角”,多看实绩、潜力,方能助力“后浪”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创造更多精彩。
面对疾风骤雨,有人抱怨“老天爷”,苏轼却留下动人诗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赞誉,航天英雄景海鹏说:“每一次飞天有太多人在托举着我们,我们的背后是祖国”。凝视的目光,呼应内心坐标,照见格局胸怀。超越名利的羁绊,常思以身许国,就能用信念引领人生选择;就能无惧困境、愈战愈勇,不会怨天尤人、气馁懈怠;就能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高远之处看世界看人生,深悟他者即自身,掌握“舍”与“得”的辩证法——一个有“眼量”而精神灿烂的人,必将拥抱更多美好。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2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