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党群办公室
| 党群办公室
党群办公室
首页 > 主页 > 他山之石 >

进行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

作者:王建军 时间:2020-07-11 来源:党建研究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青海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省情认识,找准战略定位,谋定而后动,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在新起点上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

一、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党是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党。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就没有今天的一切。联系青海实际,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提升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好、实践好、发展好。

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进行伟大斗争,就要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决防止和反对一切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巩固和拓展整治“四风”成果,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更好地团结带领和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时代业绩。

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青海省属欠发达地区,只有改革创新才能生存,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发展。要秉持“青海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不能落后”的理念,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一往无前精神,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改革之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盯紧盯牢生态环保、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领域不安定、不确定、不和谐因素,了解掌握社会治理中的变数和风险,夯实基层基础,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作斗争,以一隅之安全为国家安全大局作贡献。

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增强伟大斗争的战略预见性,增强对各种社会和自然风险的预判能力、预防能力和化解能力,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二、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伟大斗争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只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才能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团结带领人民奋力谱写青海建设新的时代篇章。

在登高望远中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政治站位是赢得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青海地理海拔高,政治站位要更高。要在登高望远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做到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坚持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着力点;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始终从全国大局中找定位;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为实现伟大梦想作出新贡献。

在自信开放中推进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相继推出843项重大改革举措,重点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医疗卫生体制、“放、管、服”等改革,在改革中尝到了甜头、获得了红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参与“南向通道”建设,深化对口援青和东西部脱贫协作,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新起点,坚定不移地把改革进行到底,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扩大开放,赢得先机,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团结奉献中维护社会稳定。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省份。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化“3个离不开”“5个认同”教育,深入推进“6同”工程、“9进”创建,加快实施“十三五”藏区发展规划和对口援青规划,推进与川甘交界地区平安与振兴工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各族人民广泛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更多的青海经验、青海智慧。

在不懈奋斗中战胜艰难险阻。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青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好青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发展实践中砥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要求,实施增强“4种本领”锻造战略。着力增强学习和政治领导本领,从加强学习做起,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着力增强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本领,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跟上新时代,努力适应新时代,努力融入新时代。着力增强依法施政和群众工作本领,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与人民共安危,做人民的贴心人。着力增强狠抓落实和驾驭风险本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三、赢得伟大斗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求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联系青海实际,赢得伟大斗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法治青海、平安青海、公正青海、诚信青海、和谐青海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法治青海。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只有更加充分地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才能使社会既井然有序又和谐美好。要弘扬宪法精神,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青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法治建设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工作,依法规范行政职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健全法治宣教机制,开展多层次法治创建活动,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建设平安青海。全面深化平安青海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是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要紧紧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注重问题导向,聚焦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要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依法解决特定利益群体诉求,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始终牢记平安的基础在基层、主体在群众、关键在干部,注重固本强基,激活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努力增强平安青海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

建设公正青海。建设公正青海,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公正秩序,着力推动共享发展取得新进展,塑造群众看得见、信得过、能评价的公平正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制度建设、扩面提标、经办服务三个关键,着力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坚持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机制,拓宽居民收入增长渠道,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树立投资于人的理念,全面抓好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融合发展,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建设诚信青海。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现代社会是信用社会。要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信为本提高产品质量,以人为本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以礼为本强化公共场所秩序。大力培育诚信理念,弘扬诚信文化,深入宣传诚信典型,曝光鞭挞失信行为,积极营造诚信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提高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建立完善省级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商业征信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和诚信发布制度,开展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网络诈骗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善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失信行为。

建设和谐青海。要在正确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的前提下解决好矛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