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党群办公室
| 党群办公室
党群办公室
主页 > 天天学党史 >

弘扬大寨精神 建设文化昔阳

作者:主编 时间:2020-09-2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

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山西《前进》杂志

昔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县域面积1954km2,辖12乡镇1个城区335个行政村,总人口23.8万,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大寨品牌优势,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忘初心,传承大寨精神,打造昔阳品牌

红色引领,打造大寨文化牌。昔阳是大寨精神的发源地。上世纪60~70年代,勤劳勇敢的大寨人民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谱写了撼天动地的壮歌,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昔阳最为厚重的文化是大寨文化,传承弘扬好大寨精神是引领昔阳改革发展的精神所在、力量所在、灵魂所在。新时期,大寨精神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致力民生、共同富裕的爱国情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不言败的时代风范。昔阳县将其转化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正能量,进一步提振了昔阳人的“精气神”。同时,该县以大寨为龙头,整合红旗一条街、西水东调旧址等红色资源,规划实施大寨展览馆、武家坪村保护改造、大寨品牌产品展销中心、大寨文化产业园项目,全力挖掘、保护、充实大寨文化核心内涵,形成了“一点三线”的文化旅游格局,着力将昔阳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推出精品,提升大寨影响力。围绕“弘扬大寨精神,讲好昔阳故事”,整理出版《名人笔下的大寨》《红色印记》《红色昔阳》《不朽人生》等文化昔阳建设系列丛书20册,昔阳本土作家孔令贤获赵树理文学奖。摄制的昔阳首部抗战题材电影《血色西峪》,在中央六台黄金时间播出;打造的大型情景歌舞剧《岁月如歌》荣获山西省优秀文化产品奖,舞蹈《铁锤汉子》获全省民歌、民舞、民乐“三民”汇演金奖,昔阳拉话、昔阳迓鼓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寨文化品牌。借平遥国际摄影展平台,举办了大寨老照片展;太行崖柏、大寨奇石、油画和刺绣等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文博会展出,吸引无数游客观展。农民画家乔万英在意大利成功举办大寨农耕文化油画展,引起了美术界的“地震”;昔阳干部李彦晓成为世界上收藏“农业学大寨”专题毛主席像章最多的人,创世界吉尼斯纪录,极大地提升了昔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拓宽载体,叫响昔阳新品牌。按照“全媒推介+会展赛事+活动体验”的思路,继“大寨杯”中古、中澳女篮、中美男篮等国际性体育赛事之后,又成功举办了“沁园春矿泉水”杯山西·大寨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一汽大众”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农信”杯汽车运动嘉年华活动等大型国际汽车顶级赛事,推出了11条精品徒步线路,组织了书画创作行、新闻采风行、徒步穿越和自驾游等十多项活动,通过写昔阳、摄昔阳、画昔阳、游昔阳,全方位宣传展示昔阳,获得了“山水昔阳、户外天堂”的美誉。昔阳县荣登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大寨村位列中国避暑小镇百佳榜,大寨镇入围中国首批127个特色小城镇,大寨成功晋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秉承匠心,评选昔阳好人,创建文明昔阳

千万基金,培树道德典型。在晋中市率先成立好人事业促进会,县财政拿出专款1000万元,设立好人基金,组织昔阳好人评选表彰活动,树起了道德标杆。寻找昔阳好人、争做昔阳好人,点燃了蕴积在松溪大地的道德激情和向上的正能量,涌现出一批涉及不同行业的先进典型:全国最美村官、感动山西十大人物马怀兰,中国好人、第五届山西省道德模范、“最美姑妈”韩会林,第十二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史瑞江,昔阳好人形象大使、感动山西的“最美女中学生”尹培珍……做好人光荣、向好人学习蔚然成风。保守估计,每年参与评选投票的群众都在13万人以上,可以说,评选表彰昔阳好人的过程,成为弘扬真善美的过程,成为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教化民风,打造道德之城。为了让好人多起来、民风纯起来,开设了好人道德讲堂,组织“昔阳好人”巡回宣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受到启发教育。制作专题片《德化民风美昔阳》,编写教材《百善孝为先》,编创歌曲《昔阳好人之歌》,拍摄电视剧《昔阳好人》,向社会有奖征集“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春联作品,免费印发好人春联30万幅,将学好人、做好人的新风尚传递到了千家万户。本地媒体也积极搭建好人传播平台,开辟好人专栏,讲述好人故事,传承好人精神,让好人登上宣传舞台、走进百姓心里,引领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风尚。好民风就是生产力,好民风就是大效益。通过好人事业促进会的带动和引领,全县涌现出了松溪公益、党群公益等10多个爱心公益组织,并且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创新。现在,打造道德之城、好人之城、希望之城、幸福之城的美好愿景已不再是昔阳县委、县政府的独角戏,“德化民风美昔阳、善行昔阳我先行”已成为昔阳人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

以文化人,培育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先后建成了核心价值观一条街、好人广场、德孝文化街、红旗一条街、英雄一条街和诸多好人公园、文化墙,特别是新建的良心博物馆,从修身、治国、传家、为官、经商等方面传承家风、肃正官风、教化民风,成为昔阳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又一重要实践课堂。同时,以城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为契机,围绕“健康与文明、美丽与特色”主题,实施以“文化环境提质,市民素质提高,昔阳形象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三提”工程,以“寓教于图”的形式宣传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寨精神、德孝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法治文化等,用文化来丰富城市内涵,用文化来教化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善人善举,倡导美德美行,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坚持把好人培育与“四德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实施善行义举好人榜建设工程,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窗口单位及广场、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对善行义举好人从仁、义、诚、敬、孝五个方面张榜公布,上榜好人达5300名。通过让群众评群众、群众选群众、群众学群众,激发了人们崇真、崇善、崇美的道德情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层面。

坚守恒心,践行为民宗旨,建设幸福昔阳

城乡一体,提升群众幸福感。近年来,该县相继推出免费公交、免费电影院、免费展览馆、免费停车场、免费公厕、免费俱乐部、住校生免费蛋奶、高中生免费教育等十大工程。实施“3215”便民工程,建成30个免费停车场,200个廉租摊位,10个免费活动室,50个小公园。特别是廉租摊位在全国属首创,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了昔阳步行街、昔阳小吃城和两个烧烤市场、三个菜市场,以低于市场价80%的价格让经营商户统一进驻,并由食药监管部门统一监管,既实现了城市有序管理,又为群众提供了致富门路和生活保障,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连心”工程。推出农村“六个一”惠民工程,标准化幼儿园为农村学前教育创造了好环境,大众食堂让孤寡老人吃上了舒心饭,大众澡堂让老百姓一年四季洗上了热水澡,村民活动室让老百姓文化生活更丰富,红白议事大厅让农村节俭办事成风尚,街心公园让老百姓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些民生工程,桩桩触及百姓心灵,件件满足群众需求,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得到群众的好评。

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在建设文体活动中心、博物馆、晋美国际影城等大型文化场所的同时,该县结合中央八项规定,把清理腾退出近千米的办公用房改作13个面积在60平米以上的群众活动阅览室,并为群众免费提供活动器材、报刊、书籍、茶叶,大大方便了广大居民的文化需求。活动阅览室同时还兼做群众意见征集室,群众在这里既可以看书读报、下棋打牌、喝茶聊天,还可以向县委、政府提意见、讲诉求,成了沟通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大平台。建成了十大文化广场,组建了100多支柔力球队伍,着力打造全国柔力球之乡,遍及城乡的广场舞成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精心组织了“两节”群众文化和“文化三下乡”惠民活动,免费为群众发放年画春联、拍摄全家福、放映电影等,使城乡百姓享受到了健康丰富的文化大餐。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懈努力,昔阳的好人更多了、民风更好了、环境更美了、社会更文明和谐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了。”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昔阳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市、县中心工作,继续弘扬大寨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以“全市争上游,东山创一流”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刊记者 段利军)